台灣50的經理公司是寶來投信,經理人張圭慧(她當過寶來台灣加權股價指數基金經理人),基金保管機構是中國信託。
台灣50的追蹤方式為複製。
該基金經理費0.32%,保管費0.035%。另外還有指數授權,召開受益人大會費用等成本。
費用方面,我們可以看到下表。(取材自基金財務報告書)
左欄95年度 右欄94年度
總費用的計算雖然都寫0.4%,但95年度是0.36%,94年度是0.43%。
這種寫的清清楚楚,除經理費之外的費用都詳列出來的說明,相當實在。
但在寶來的網站上,台灣50的下載專區,看不到財務報告書的連結。要有心的投資人,才會去找來看。這點又顯得不夠方便。
在財務報表中也可以看到,該ETF大多的證券交易委由寶來證券處理。(肥水不外落。)
實物申購與買回最小單位為50萬股。以一月24號淨值54.53計算,50萬股有2726.5萬的價格。
以民國96年9月30日資料,基金資產總值271.8億台幣,96.02%投資於上市股票。所以一支ETF的內含價值,也不完全是證券。
再來看該基金的近年績效。
最好的資料來源是該基金正式的年度報告書,但我在寶來網站找了好一陣子,居然找不到這個文件。於是看了幾個資料來源。(有那位朋友知道年度報告那裡可以找到,還請不吝分享,謝謝。)
FunDJ和公會的資料一致,自行用ETF價格與配息計算的報酬率也和這個資料比較接近。台灣晨星的資料不知是怎麼算出來的,特別是2006的那個數字。這就是我很少去台灣晨星的主要原因,資料的可信度問題。
OK,那我們可以和它追蹤的指數進行比較。
這裡有一個重點。指數,常常是」一對」的。譬如發行量加權股票指數,它就有對應的發行量加權股票指數之報酬指數。簡單的說,報酬指數多了股票配息的報酬。
所 以台灣50指數也是一對的,它有個TW50 Index Value,還有一個TW50 Total Return。Total return有計入股息報酬。ETF收到某個標準以上的股息,會轉配發給投資人,它的收益是有股息成份的,理當與Total Return指數比較。(在這個網頁,可看到詳細TW50指數數值資料。)
其實台灣50的表現還不錯。特別是2005年有0.43%的開銷比,ETF報酬能只輸指數0.19%,追蹤還有交易技巧執行得很好。
但是,該公司呈現績效給投資人的方法,我覺得很有問題。
可看這個網頁,是0050的基金月報。
在2007年12月的報告中,市場回顧與展望那段,我將其轉貼於下:
我們看到劃紅線那段文字。它這樣說的,」台灣50指數上漲7.82%,而台灣卓越50基金(含收益分配)之投資報酬率則為10.07%。報告沒有說ETF打敗指數,但是,假如投資人沒有深究,還真會以為它打敗指數。
這段文字,拿有配息的ETF總報酬,與未計股息的台灣50指數並列說明。易有誤導之嫌。(不要問我為什麼他們算10.07%,而FundDJ和公會是11.14%,因為我也不知道。)
TW50 Index Value由2006年12月29號(該年最後一個交易日)的5716.2807上漲到2007年12月31號的6163.2354,正是7.82%的漲 幅,但TW50 Total Return是漲了11.48%。要拿有配息的ETF報酬率和指數比,就應該要用Total Return指數。這份文件中的基金績效表,用的台灣50指數,也是用Index Value,沒用Total Return。這樣的陳述與表格,不知是無心還是故意。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