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邱吉爾先生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Democracy is a terrible form of government, but eight times better than any other.」 (另有其它說法是」It has been said that democracy is the worst form of government except all the others that have been tried.」)
民主是很糟糕的政府型態,但比任何其它存在過的型態都來得好。
這真是一句漂亮且務 實的說法。民主政府的」效能」與缺點,相信身在台灣的讀者朋友,有第一手的親身體驗。你覺得,這是個什麼爛制度,但沒辦法,我們就是要繼續用。許多時候, 或說是在大多時候,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沒有完美解決,我們只有現階段最好的解決。因為它的不完美,我們必需忍受這個方法與制度的缺陷。
我 們不能也無法承擔,因為否定這個制度的缺點,而走上回頭路的後果。民主不好,所以你要試試看極權統治嗎?在國王皇後統治的時代,他們要開戰加稅,你只能順 從或武裝叛亂時,才能體會民主的可貴嗎?不,民主不夠好,但比其它已知政治型態都還要好,所以在下一代更好的統治概念出現前,我們都仍繼續使用民主體制, 並一路上修補它的大洞小坑。
同樣的概念,在我思考投資與金融相關的問題時,反覆的出現。
在投資方面,指數化投資是個好主意嗎?追求平均?這會是個好主意嗎?表面看起來,實在不像。但在我們知道其它確實可行且更好的投資方法之前,指數化投資是絕佳管道。
與 其相信虛幻的選股能力,不如相信年復一年獲取平均的穩當。太多人相信難以成立的選股能力,而放棄指數化投資的路途,是一種昧於事實。很多投資人(或投機 人)直接用一句,」我不相信市場有效率」,直接否決早已成篇累櫝的理性分析,然後一頭埋進用功選股的遊戲當中。這種愚昧的程度,只有在地球衛星圖前說」我 相信地球是平的」,可堪比擬。而且,所有,我再重覆一次,所有偉大的選股大師,包括葛拉漢、巴菲特、彼得林區、大衛史雲生,在他們心中,市場都是一個可怖可敬的對手,他們非常明瞭輸給平均的危險。這些大師的引言,我曾在資產配置初步—工具的選擇續(Asset Allocation in Essence—Active vs. Passive Funds)這篇文章中引述。這裡再引用部份:
巴菲特說, "A low-cost index fund is the most sensible equity investment for the great majority of investors. My mentor, Ben Graham, took this position many years ago, and everything I have seen since convinces me of its truth."
彼得林區說,"Most investors would be better off in an index fund."
David Swensen說,」 In the final analysis, the benefits of active management accrue only to the fund management companies, not to investors. Sensible investors embrace passively managed index funds.」
因為明瞭這個危險,才有那麼一點機會打敗市場。其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挑戰什麼,蒙著頭,呆呆向前衝的人,後果可想而知。
這也是為什麼,指數型基金教父John C. Bogle在最近接受晨星訪談時,模仿邱吉爾的說法,說出,」 Indexing is a terrible way to invest, but it』s a better way than any other way to invest that has ever been devised.」這句話的原因。
與 其相信從沒出現過的適時進出市場能力,不如採用實際可行的資產配置。適時進出市場是一種更虛幻的假想能力,比挑股票更不可能。想想看,回顧你心中的投資名 人錄。有誰很會挑股票,你心中會浮現一個列表。有誰很會適時的進出市場,在股票大跌前就出場,在黃金上漲前就進場,在油價下跌前就出場,每次準準的抓中進 出時點。答案是,一個也沒有。
太多人把後照鏡當水晶球。每次在大跌之後,就會出現一些言論,你看某經理人、某作家、某記者、某大師,不就早告訴你要出場了嗎?你假如」只」看到這些對的說法,然後試圖去追隨這些事後證明是對的人,而沒看到其他千萬個全都猜錯的經理人、作家、記者和大師,說你目光如豆,你還真難反駁。沒有人可以事先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任何你現在看起來很準、準過幾次的人,都只是運氣好而已。就像猜對幾個數字的大樂透得主,你會膜拜他的選數字能力嗎?
聰 明人知道接受事實。追求不可能,是典型的愚蠢。以努力之名,行追求不可能之實,不會讓不可能成為可能。每個人經由努力都能超越市場平均,是 Mathematical impossible。只要一加一還是等於二,這東西就不可能實現。預測未來,不會因為你面對的是股市就會比較準。
務實的聰明與堂皇的愚蠢,你要選擇那一邊呢?
一樣的務實概念,也出現在人類的經濟體系。
待續...
2008年11月1日 星期六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