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有個錯誤概念,以為市場上的價格內涵以下這個公式:
成本 + 合理利潤 = 價格
這樣的觀點大錯特錯!
一個簡單的質問:
假如這樣的邏輯正確,請問要如何解釋有一堆賠錢的產品或服務在市場上販賣?
當然,持這樣想法的人也無法解釋百貨公司週年慶的折扣活動:到底是打折前的價格是合理利潤?還是打折之後?
更無法解釋每天都有數字跳動的股票、債券、期貨市場,究竟哪一天的哪個價格,才是所謂的「成本加上合理利潤」?
顯然,代誌不是憨人想的那樣。
價格之決定,只有一條定律,那就是:
所有商品的價格,一律是由需求所決定!
一般人在市場上看到賣家會掛出價目表,就傻傻地以為價格是由賣家決定。
事實上那個價目表只是一個訊息,顯示賣家可能願意成交的價格。
我之所以說「可能願意成交」,是因為實際上賣家心裡深處真正希望的,往往是更高的成交價;但在市況不佳時,賣家多半也能接受更低的成交價。
一般人上菜市場都會有的「討價還價」行為,正解釋了賣家所提示出的價格,不一定就得照那個價格成交。
換言之,一個賣家提出來但是沒有買家願意接受成交的售價,是一點意義都沒有的。
價格只有在雙方同意,以此為交易的前提之下,才能成立。
因此,有人在高檔餐廳裡大肆批評:「上來的菜其實成本不過幾百塊,竟然能賣到上千?」時,不過是在彰顯自己對市場經濟的無知。
一個邊際成本幾十塊的東西,能賣到上千、甚至上萬,那不是暴利,而是因為市場有這樣的需求存在。
就是有那麼多人願意用這個高的代價去換取,對他們來說,就是有這麼高的價值。
或許,這是一個假古董,買家成交之後回家發現後悔不已,但那是嗣後預期落差的資訊成本問題。
成交的那瞬間,這位買家一定是心中「認定」有這個價值,才願意成交。他要是認為沒那個價值,就肯定不願意付出那個代價。
要是買家在成交之前,就看出古董是假的,需求瞬間消失;這時候賣家就算免費贈送,買家也不要。
了解價格是如何形成之後,我們來看這半年來吵吵鬧鬧的「油價」吧。
台灣最畸形的就是,一家明明是公司形式的中油,卻老是被政府逼迫要配合政策訂定國內油價。
而最近劉內閣堅守的「油價公式」(每週一西德州原油收盤價的價格變動幅度的八十%乘以中油油品未稅批發價,得出調整金額)就是一個公式傻傻地基於成本決定的計價公式。
定價該怎麼定,請讓中油自行決定。他愛定多少就多少,他願意定價是現在的三倍、五倍,也是中油的自由。
因為中油並非沒有競爭對手,台塑石油一直虎視眈眈。
更甚者,政府應該鼓勵地下油行合法化,讓市場上有較劣質的石油流通,使得買不起高品質油品的人可以轉而選擇較廉價的劣質油品。
消費者要用高級品還是劣質品,那是消費者的自由,政府也管不著。
之前扁政府的凍漲政策,可說是集天下愚蠢之大成!我在「糧食危機存在嗎?(二)– 自由市場與價格管制(補充)」已經說過,政府對價格擅做管制,只是為少數人創造貪污腐敗之空間。
我沒提到的但一樣重要的是,擅自管制價格不但擾亂了市場中價格可以傳遞的訊息,也將大幅提高社會中資源錯置的機率。
馬政府解除價格管制,不代表馬政府現在所為就是對的。事實上,政府現在的浮動油價機制,也是愚蠢可悲的。
前面提過,價格之決定跟成本扯不上關係,完全是由市場需求來決定。因此那個完全根基於成本的計算公式,根本就是蠢到不行的公式。
有個經濟學者出來說:「改成每週浮動也好,更能體現真實成本」。顯然這個學者也頭腦不清。
價格從來反應的就不是成本,而是需求。隨便找個擺過地攤的,都會懂這個道理。
既然如此,人民對油品的需求有多高,就應該讓中油自己去定價,賺取中油應享之報酬。
中油定價絕對沒有必要公布其公式或想法。
請問誰見過菜市場菜販的定價公式?誰見過Apple iPhone的定價公式?又有誰見過三井壽司的定價公式?
人家就算有也沒義務告訴你,事實上消費者也沒必要知道。
因為市場交易一直都是願者上鉤,不願者閃人。
新加坡、日本、中國的汽油漲價跌價,跟台灣島內一點關係都沒有。因為這三地的市場需求,跟台灣島內的市場需求並不一樣,自然反映出來的油品售價也會不一樣。
有政客以此來批判中油賣得太貴或太便宜,余只見其蠢,難見其明。
有報紙認為中油或台塑石化佔人民便宜,這也是蠢到極點的說法。
在消費者心中,他認為油值多少錢以上,他就願拿多少錢去交易。
換句話說,他拿出去的是鈔票,換回來的是他心目中相對等值或以上的油品。(順道一提,消費者多賺的經濟學上稱之為「消費者剩餘」)
根本沒有誰佔誰便宜這回事。
油品價格之所以可以上漲,排除通貨膨脹因素,全都是因為消費者就是要用、就是想用,你漲價了他還是拿錢來買他想要的量。(感覺很像是SM裡面的被虐狂)
因此需求曲線才能不斷往右上角移動。
要是你一漲客人就不來了,你還敢漲嗎?問一問那些賣蔥油餅的小販吧,他們最清楚。
正因為汽、機車太方便了!因為相較於其他替代方案,油品還是相對便宜的方案!因為消費者就是寧願拿錢換時間,也不要花時間省錢!所以在油品漲價到其他方案的機會成本以上之前,它都是便宜的。
當有人指責油品公司豪取強奪賺大錢時,另一方面消費者其實是賺到了,根本沒虧到。假如根本沒有汽、柴油,路上所有交通工具都得改用昂貴的生質燃料,亦或回到過去馬車、牛車時代,對消費者成本豈不更高?
小結之,消費者拿錢換油,油品生產者與消費者都賺到,沒有誰佔誰便宜的問題;油品之所以可以在國際上不斷漲價,消費者需求才是推升主因。
回到主題。
這裡我再延伸談談最近麥當勞在台灣不但漲價,還分不同區域有不同的漲幅。
這樣的漲價方式正是證明經濟學中「價格理論」在解釋世事上的威力:
商品之價格跟成本一點關係都沒有。台灣地區地理面積並不大,交通除了東岸之外,西部四通八達。
因此我相信各地麥當勞所生產的漢堡、薯條與炸雞,成本上差異不會太大。
當然,我們這裡僅談邊際成本,至於店租、員工薪資等當然有差異,但在這裡可以先當做是「沉沒成本(sinking cost)」,先轉作租值不管它。
為什麼台北都會區的麥當勞大薯售價硬是比台中大甲經國路上的那家貴上5塊?
因為台北消費者需求更大!如此而已。什麼消費力不同、收入不同…雲雲,不過都是在解釋需求這件事。
台北消費者收入較高,因此在邊際成本上,買份麥當勞享受相同邊際利益的前提下,願意付出的價格可以高過鄉下民眾。其實對二者來說,付出的邊際成本很可能差不多,甚至我認為都會區的民眾付出的邊際成本更少。
需求曲線上,一樣是向右下傾斜的:價低則需求增,如此而已。
本篇連笨蛋法匠都罵進來,原因在於依照我在法律系學到的「公平交易法」邏輯來看,一定會指著麥當勞大喊:「差別定價(price discrimination)」。
法律系剛畢業的還會急急忙忙地翻開法典,指出公平交易法第19條第4款:
無正當理由,對他事業給予差別待遇之行為。
程度好一點的可能還會提「公平交易法施行細則」第24條出來說:「喔,還是要審視一下有無正當理由啦!」
可惜,上樑都歪了,下樑還會正嗎?整個對差別待遇的學理基礎,在經濟學上都不過虛幻一場時,法學討論這個是在討論爽的嗎?
差別定價是經濟活動裡再正常不過的行為,竟然被一些不知世事的蠢法學者、笨經濟學家,以為是個該管制的行為。悲哀啊~嗚呼!
以後我再寫文章好好剖析這個不是問題的問題。
回到主題:
讓市場自由定價的一大好處,在於價格本身充滿訊息,而且價格所蘊含的訊息只對有需求的人有意義,也只有有需求的人可以正確解讀。
塑膠工廠的老闆並不需要知道現在的石油價格期貨價或現價為何,他只要知道台塑或其他供應商的塑膠粒在這個月初的報價是漲是跌,自然會去研究、思考他能否對買家漲價?他是否需要囤貨?他是否需要更改生產流程,想辦法減少呆廢料…..
同理,當他發現他的買家在交易條件上比起過去更為寬鬆,甚至有漲價空間的時候,他並不需要真的知道自己的產品在終端消費賣得如何。
而在更複雜的玉石、古董業裡,各種哄抬價格、製造幻象、散佈謠言…等不實訊息,對於非買家賣家來說,一點意義也沒有,這些人更沒有能力去解讀。
比方說,香港的大盤玉市,報價方式是買賣雙方親自,或透過中間人,將各自的一隻手伸進黑布裡,在彼此手上觸摸,做出內行人才懂的暗語手勢來報價。對真正的買家賣家來說,去解讀與研判就有其意義存在。擅此道者,享有租值,也吸引著更多人來鑽研此道。
同理,世界各國的股票交易所裡,買進與賣出的人都可能各有不同的理由:小李生了小孩,想要買點股票當小孩的教育基金;老王退休了,用退休金上號子是唯一生活樂趣;陳家大嬸的兒子要出國唸書,考不過LSAT只好想辦法捐錢了事,得大筆賣出股票換現金。
買賣雙方都不需要知道對方為何而買、為何而賣。價格本身就充滿訊息,大家都不過盤算著自身的利益,就能造就一個如此偉大且了不起的資金集散平台。
這就是市場的力量!市場的美妙!
但一旦政府介入,去做價格管制時,這樣的價格訊息就會被扭曲。
原本應該要飛漲的油價,好吸引使用者更有效率的使用油品,好吸引更多業者進入提供更有競爭力的油品或其他替代產品。
卻被半路殺出的蠢政府給管制住價格,用人民的稅金去補貼用油大戶。
讓用油大戶更不在乎用油是否有效率、讓願意研究替代能源的人不敢投入、讓願意提供替代方案的人躊躇….
這些高喊要管制油價蠢蛋政客,那些不敢讓燃料稅隨油徵收的蠢官員,所作所為只是更圖利少數,卻犧牲多數人的福祉!(我也不懂一個政府說要追求環保,卻對營業車在油費上做補貼的這種矛盾藝術)
另外,還有一些政客說要懲罰台塑石化,因為台塑把油拿出去賣給外國人,賺外國人賺太多錢…
話說最近老有人批評我說話太嗆,本文一路罵到這又有很多人要寫信或留言跟我抗議了。
畢竟我是沒啥文藝氣質的老粗,我就轉貼一個學富五車的正在美國工作的美國經濟學博士,一個正牌經濟學家對這件事的評論:
為什麼台塑要把油賣給別國?
因為中油虧錢全體國民幫她付
台塑虧錢
誰幫她付?
立法院要幫她付嗎?
如果有利可圖
何須捨近求遠?
有利就立刻降價搶生意啦
幹嘛還千裡迢迢運到國外去賣油?
你以為船是吃水的嗎?
船他媽的也是吃油跑的
民進黨這些立委
你們腦袋是裝屎的嗎?
沒事請用紙尿布把你們的頭包起來
不要屎尿亂噴
如果各位打開台塑石化的財務報表,就會發現台塑石化主要金雞母是他的柴油,因為他的柴油品質達到世界級的高標準,可以賣到新加坡等其他亞洲較先進的國家。
我們有這麼努力研發油品品質,並可外銷賺錢的企業,竟然要因為他太成功而處罰他?
這些立委真該頭上包尿布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